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市场份额超40%,百度智能云位居中国全栈AI云市场第一

2025-11-19 20:42 来源:华尔街财经  阅读量:6505   会员投稿

11月19号消息,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赛迪顾问近日发布《2025H1中国AI云全栈服务市场份额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全栈服务市场规模达280.9亿元,同比增长195.7%。百度智能云凭借从AI基础设施(AI Infra)、智能体基础设施(Agent Infra)到智能应用的全栈能力,以40.2%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第一。

赛迪指出,企业用户的诉求正在从“低价格、拼算力”,转向“一站式交付、性能稳定、可深度集成”。仅提供单点能力的AI云厂商吸引力正在下降,而具备从芯片、算力、模型到应用全栈自研能力的AI云厂商,更能满足企业对稳定性与落地效率的要求。

以百度智能云为代表的AI云厂商,通过构建从芯片、算力、模型到应用的全栈自研闭环生态,实现了软硬协同与系统级优化。这种端到端的整合能力,不仅加速了大模型在企业中的规模化落地,更在日益激烈的AI云竞争中构筑起高壁垒。

除了赛迪最新报告,百度智能云也持续在第三方市场机构中保持领先。在IDC发布的《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中,百度智能云已连续6年、累计10次蝉联中国AI云市场第一。

在全栈能力加持下,2025年第三季度,百度智能云AI云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同比增长33%,成为百度整体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全栈能力持续进化,打造最硬AI云

在近期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智能云对其全栈AI云能力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AI Infra层面,百度智能云发布了全新一代昆仑芯和天池超节点,并宣布未来五年昆仑芯都将按年推出新产品,结合百舸AI计算平台,持续打造更强性能的AI infra,解决国内企业的算力供给问题。目前,昆仑芯已累计完成数万卡部署,不仅支持百度内部绝大多数的大模型推理任务,也作为百度智能云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包括招商银行、南方电网、中国钢研、国家管网、吉利汽车以及国内头部互联网大厂和运营商等上百家客户,提供了高性能、可扩展的AI算力支撑。

在Agent Infra层面,百度千帆全面升级Agent Infra,把模型和模型需要的上下文、工具、运行环境,封装进一个动态的Agent系统,并与真实的世界交互,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获得反馈,从而借助反馈持续优化。作为迄今为止功能最完备的企业级Agent开发平台,目前千帆平台企业用户数量超46万,Agents开发量突破130万,成为智能体规模化落地的核心平台。

在智能应用方面,百度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可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百度伐谋”,帮助企业在真实产业场景中寻找“全局最优解”,能够在交通、能源、金融、物流,甚至新药研发、科学理论等领域中创造生产力价值。

百度伐谋的硬实力已在多个国际权威评测中得到验证。在公开CUDA Kernel优化基准测试(KernelBench)中,伐谋在部分任务上实现了最高可达20倍的性能提升,展现了卓越的工程优化能力。在机器学习工程基准(MLE-Bench)上,伐谋取得领先成绩,超越微软R&D Agent和OpenAI发布的AIDE系统。此外,在评测AI深度推理与优化能力的算法工程基准(ALE-Bench)中,伐谋同样取得业界最佳表现。

从内部走向产业,支撑千行百业AI创新

百度智能云的全栈能力,不仅支撑着百度内部业务的持续创新,更已深入千行百业,助力企业实现大模型的规模化落地。

在出行领域,百度智能云联手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中国东方航空,共创数字员工“东东”,于10月份在东航App正式上线。目前,订票、选座、值机等一系列核心服务流程,已经内化进了“东东”这个数字人智能体中。

在金融领域,百度智能云合作银河证券,打造了“场外交易Agent”,帮助准确理解客户的询价需求,听懂“行业黑话”,辅助交易员快速生成报价方案,促成交易。Agent上线后,客户从询价到下单的转化率提升了3倍,业务规模翻倍增长。

在电力领域,百度智能云携手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基于千帆Agent Infra的工作流编排和专业的电网组件,合作开发了配电网监视Agent和操作票审核Agent,助力电网系统的运行会更高效、可靠,同时减轻调度员人工巡检压力,把精力放在更复杂的场景处理和应急响应上。

在交通管理领域,以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为例,该地新老城区跨河通勤需求旺盛,早晚高峰拥堵频发,引入百度智能云SaaS信控平台后,用AI调控红绿灯配时方案,车均延误降低13%,百度智能云SaaS信控平台在百度伐谋的赋能下,实现算法自主迭代,找到城市缓堵治理的最优解,车均延误再降低5%。

成立至今10年的百度智能云,秉持“云智一体、智能优先”的理念,已成为65%央企、100%系统重要性银行及800+金融机构、TOP 10手机厂商、中国市场销量TOP15汽车品牌、TOP10新能源车企等的共同选择,并在具身智能行业实现渗透率第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