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失效后的养车平台困局:什么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最近的养车赛道并不平静。
因为这几年电商下场把行业卷得实在举步维艰,标准化的产品已经很难赚钱,同时新能源的渗透率导致燃油车存量产值越来越少,就连4S都被倒逼不断下沉抢出保的维保产值,甚至不惜贴钱送保养来锁定事故车。
这种做法不仅削减了基础保养的利润空间,也降低了事故车维修的产值,最终导致线上养车平台以及各种云连锁等,依靠原先简单流量加持就能妥妥挣钱的逻辑,变得不那么简单。
于是,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回报预期出现严重背离,随着开店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没有带来边际成本的下降,反而导致成本上升,最终引发了经营理念上的根本冲突!
在此背景下,养车平台在未来市场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是否可以对其保持乐观态度?
01、技术有核心竞争力,才是门店的立店之本
先简单分析一下,一个门店挣钱的逻辑是什么?
逻辑很简单:
流量+转化+合格服务+复购+裂变=营业额;
人员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费用=营业成本;
营业额-营业成本=利润。
也就是说,流量只是一个启动因素,作为一个高复购的行业,转化能力和合格服务才是核心。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当规模和品牌绑定,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流量运营上,B端只是传统的IT流程监督,也会流于形式,不稳定的服务质量会反噬品牌溢价,导致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招商成本越来越高。
而某养车的线上材料商、配件商能直接直接触达C端消费者,与加盟店形成既合作又博弈的利益关系,加盟店的线下流量又反流线上,这就有点意思了——原来材料利润和工时利润是通过信息不对称维持运转的,但单独工时利润实际不能支撑门店运转,而线上材料商、配件商没有线下成本,同时又能直面对C端客户……
那什么样的门店会选择加盟线上平台呢?
作为技术主导的高复购行业,如果一个门店的技术有核心竞争力,获客的速度和成本,在启动期确实比不了线上平台的加盟店,但是在运营期,它的边际成本会更低。
所以,如果分佣成本超过流量成本,这种类型的门店是不会加盟线上平台的。
很多门店认为自己的生意下滑是因为缺客户,从来没想过是自己的技术、服务跟不上,导致客户流失的速度超过获客的速度。
这种门店给他流量,确实能解决营业额问题,但是关键是复购率能否消化获客成本,若不能,本质就是贴钱扶持这个店!
02、美团、抖音的启示:汽服门店需要的不是简单赋能
通过数字化系统,系统赋能、人才管理、总部逻辑能否解决服务质量问题?
连锁总部养几个技术牛人,门店养个中工来解决80%的技术服务,没那么多疑难杂症。
乍一听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胸口疼,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也可能是心梗,初期表现症状都一样,中工看和大工看,结果可能区别就大了!
车主虽然不懂,但是抖音现在把信息都平权了,AI把技术逻辑都呈现了,车主只要比较一下,就能感知门店技术水平,最终是由高阶的技术水平锁定了客户的基础保养,而不是卷价格,卷价格的车主,也不是门店的优质客源。
IT、人才、销售的集中化管理,对单个门店来讲,肯定是加分的,也肯定能降低门店的运营成本;但是一旦规模到几百家,几千家,那传统的总部机制管理会完全失效。
比如集群车宝通过数字化系统在广州一个城市密集开了70家店,笔者认为算是行业头部,但连同一个城市都管不好,分散到全国能管好?结果也是不言而喻。
反观美团是怎么解决960万家餐饮店质量管理的?抖音是怎么解决视频质量和完播率的关系的?笔者认为,核心在于架构设计与算法设计——明确管理边界,而非简单赋能!
要求门店技师既精通复杂维修,又接受8K月薪本就不现实,而限定基础保养的维修分级机制同样行不通。那为什么不能只给他匹配基础保养的车呢?这不才是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么?
03、从人才结构看行业分化,解码养车连锁的架构竞争力
笔者通过对BOSS直聘平台的观察发现,目前汽车后市场超过50W年薪的架构岗位和超过20W年薪的核心运营岗位,只有某上市养车连锁可以提供。
这一现象说明只有该连锁建立了有架构设计的总部,而其他养车品牌,主要聚焦于流量运营、品牌运营等业务布局。
虽然前者短期同样面临市场人才荒、门店不愿意支付高阶人才成本、以及可能存在的过度维修等行业共性问题,但是其为加盟商带来的经营利润提升方案所带来的附加值,将使其在招商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获得相对优质的招商资源。
也有同行说,既然阿里、京东都有研究院,其研发团队复用即可,但就算是复用,只要业务持续运转,就存在人员流动和生态循环,不可能完全停止招聘和团队更新迭代。
笔者自2017年从互联网行业跨界进入汽车后市场,从门店经营到营销赋能、服务产品开发乃至供应链管理全部亲自在一线做了一遍。
个人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团队在知识结构上肯定优于传统行业,但是要去运营一个涉及C端和B端独立场景、且工序很复杂的特殊行业,仅凭市场调研形成商业逻辑和融资支撑的试错启动,未必行得通。
因为来自B端和C端的反馈,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传统行业给不了互联网融合设计的信息点,必须依靠架构团队深入一线实战,实际运营积累经验并系统总结、才能提炼出正确的战略方向,进而分解为架构设计,最终形成靠谱的发展路径。
综上所述,某线上养车平台如果保持现在的战略模型,不仅发挥不出来自身体系的流量优势,架构设计的缺陷更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即优质加盟商被反噬,原有的优质流量、扩张规模的增长并不会带来经营利润上升,反而加盟店收益与口碑无法行程正向循环,导致管理成本攀升,将会拖垮管理团队和品牌价值。
以上仅为个人的拙见,仅供同行研究参考,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斧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 吉利再发新动力,这下对手更着急了 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竞争真是堪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在6月13日,吉利最新发布了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
- 人形机器人招聘需求暴增409%,技术岗位占比超六成 6月17日,盖世汽车获悉,国内招聘平台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机器人产业供需双涨,2025年前5
- 美诺华获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药品注册证,研发投入1108万元 杨洋编|李亦辉 6月17日,美诺华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美诺华天康药业有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沙
- 现代汽车发布高性能版IONIQ6预告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首次发布了IONIQ6高性能版的预告图,该公司宣称该车型将“再次重新定义N系列的驾驶体验”
- 连云港海事局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浪花课堂” 暑期将至,为进一步普及水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防范能力,6月17日,连云港海事局联合柘汪镇中心小学开展水上安
- 6000元档实力之选!世窗光学旗下耐驰车衣品牌开放合作 您是否正被这些行业问题所困扰?信任崩塌?部分国产车衣依赖代工贴牌模式,品质飘忽不定,“洋身份”造假频发,消费者选择谨慎,
- 水羊股份控股股东延期购回464万股质押股份 冯秀语编|李亦辉 6月16日,水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湖南御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持有的部分股份进行了
- 天眼新知 — 理性消费与品质升级并行:2025年618电商节揭示产业新动向 2025年的618电商大促,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内卷式”低价竞争后,正悄然转向一场以消费分层、技术赋能和政策驱动为核心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