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珠海如何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

去年GDP突破4479亿元,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
晨光映照下,港珠澳大桥宛如横跨海面的长虹。随着“粤车南下”“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逐步落地,跨境车辆在桥上往来穿梭,把粤港澳紧紧相连,也让珠海在湾区版图中的位置愈发凸显。
2024年,珠海GDP突破4479亿元,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省委赋予其“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三大定位,既是时代机遇,更是转型压力。“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蓝图待绘,珠海亟需回答:如何构筑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珠海的探索表明,构建城市竞争“护城河”,关键在于以新质生产力夯实产业根基、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湾区协同、以高品质民生筑牢城市韧性。
创新链上“抢赛道”
1980年8月26日,珠海经济特区正式设立。当年,珠海GDP为2.61亿元,常住人口不足37万;2024年,珠海GDP已突破4479亿元,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常住人口超过250万,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珠海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36.4∶31.8∶31.8调整为2024年的1.7∶42.5∶55.8,三次产业呈现良性互动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4+3”支柱产业集群成为制造业主力军。2024年,“4+3”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1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八成,优势主导产业逐渐凸显,成为经济稳增长“压舱石”。45年来,珠海培育出格力电器、摩天宇、联邦、丽珠、凌达、紫翔、健帆、纳思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2019年格力电器代表珠海制造业闯入《财富》世界500强,2024年华发股份在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房地产销售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0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中国500强》榜单显示,格力电器、纳思达、丽珠集团三家企业凭借强劲的创新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成功登榜。珠海全市拥有81家独角兽及瞪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展示了珠海在新经济、新技术领域的活力和潜力。
布局未来产业,是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另一个重要举措。珠海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出台专项政策,设立总规模达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公开发布约170个应用场景机会、87项能力、218个创新产品,建设“模数空间”等创新载体集聚大模型企业超40家,吸引了智元机器人、智谱华章、优必选等头部企业落户,“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提速。
尤为亮眼的是珠海对“蓝色经济”的深耕。今年5月,珠海万山隘洲海域,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样板区项目建成投产,成功打造全国首个“1平方公里”现代化海洋牧场样板区。 近3年,随着“湾区伶仃号”“伶仃牧场”系列海洋装备相继下水,海洋养殖技术的接连突破,深海养殖平台的崛起,珠海新增养殖水体74万立方米,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深海正变为“蓝色沃野”。
通过精准选择赛道、强化应用场景和推动产业集聚,珠海正在构建差异化、高能级的产业生态,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城市实现新突破。
开放格局“立潮头”
产业跃升需要开放生态支撑,而制度型开放正是新质生产力融入全球循环的关键通道。珠海不仅在产业升级上发力,更通过系列制度创新,推动湾区协同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近两年实施的“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效应凸显,港澳居民通过港珠澳大桥到珠海消费热度持续升温。2024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与车流分别超过2700万人次和555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超1620万人次,同比增长63%,占口岸客流总量近六成,为珠海发展夜经济、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激活城市人气、优化消费场景、提升旅游热度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横琴因澳门而兴,从一张白纸起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为粤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探索横琴开发新模式的试验田。2024年,横琴地区生产总值538.48亿元,与2009年成立横琴新区之初相比,年均增长27.4%。横琴不仅在商事登记“一窗受理”、项目审批精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制度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成功外溢至珠海全市范围。通过“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模式,超过7000户澳资企业落地,跨境执业、社保互通、“澳门新街坊”等试点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琴澳制造”产品走向全球市场。“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的“琴澳一家亲”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空间的打通带来资源的汇聚,制度的衔接重塑城市的功能。珠海正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制度创新,加速从地理上的节点升级为联通内地与港澳的“核心枢纽”,全面提升开放能级。
民生福祉“作底色”
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珠海,民生不是发展的附属品,而是城市竞争力的深层底色和持久支撑。随着常住人口持续增长,珠海始终将公共服务供给摆在优先位置:率先实施12年免费教育,推行幼儿园晚托服务;医保参保率超99%,人均预期寿命稳居全省首位;连续13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4年,珠海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九项民生支出达434亿元,人均1.74万元,位居全省第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至每人每月1240元、1984元和2295元,全年发放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及残疾人两项补贴2.27亿元,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同时,珠海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均衡化发展。西部金湾、斗门承担制造业使命,高新区引领科技创新,香洲塑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万山群岛则聚焦海洋经济。这种功能分工与互补,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能级,也确保了发展成果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实现更公平的共享。民生厚度,正是珠海竞争力的持久支撑。
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郑佳斯认为,珠海的高质量发展实践,系统诠释了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发展、以特色化路径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区域协同重塑竞争优势的现代化治理逻辑。她指出:“珠海通过‘小切口’立法聚焦改革中的体制机制瓶颈,以问题导向实现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提供了适配性的规则保障。” 她进一步强调,高水平竞争与低水平竞争的根本差异,在于城市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取向。低水平竞争依赖要素投入,易陷入同质化内卷;而高水平竞争则聚焦制度型开放、创新生态培育和全域功能优化。珠海的实践表明,实现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是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设计与项目载体,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自身能级的跃升,“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单个城市的比拼,更是城市群、产业链、创新生态和数字空间的系统竞争。城市需在区域协同、国家战略与全球网络中找准定位,通过制度创新、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将局部优势转化为系统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 北京越野未来原型车ELMTMax征名赢BJ40探险家一年使用权 11月21日,经典之上,再造经典北京越野新闻发布会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举办。北京越野发布了ELMTMax未来原型车,并
- 上市110天,吉利银河A7第7万辆整车下线 近日,吉利银河旗下电混家轿银河A7第70000辆整车于吉利贵阳基地正式下线,这距离其上市仅过去110天。这一成绩不仅刷新
- 保隆IBS电池传感器本土化之路 2025年11月19日,在第五届汽车AI智能底盘大会上,保隆科技子公司上海文襄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经理汪文介绍到,IBS电
- 蔚来三季度多项业绩创新高,Q4营收指引位居新势力首位! 日前,蔚来汽车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不仅多项核心指标创下历史新高,更给出了令市场振奋的四季度指引。数据显示,三
- 同程旅行0780.HK等上市旅企"抢滩"自贸港封关红利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在即,海南封关概念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近两个多月以来,海南机场、海汽集团(603069)、凯撒旅业
- 预约直播|重新定义全生命周期轮胎安全——AutoFlexisup?/su 每一次出行,都值得被安全守护。每一个轮胎,都蕴含着你未曾知晓的数据价值。轮胎,作为车辆与路面唯一的接触点,其健康状态直接
- 无人物流车迈向规模化落地,三方合作800台车规级订单 近日,佑驾创新与新吉奥集团旗下的新吉奥汽车公司、必应货滴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秉持“优势互补、共创共赢”的原则
- 我国建成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现存生态环保相关企业超234万家 生态环境部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由生态环境部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已突破3.3万个,成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