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粤学者共话千年文脉:古典新声如何照进当代生活?
图/主办方供图
当巴蜀的深厚底蕴遇见岭南的开放气象,当千年的古典智慧碰撞当代的创新表达,将激荡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2025年8月15日,“千载文脉,古典新声——川粤共读经典”名家对谈活动在2025南国书香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书展四川主宾省馆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汇聚川粤两地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激活古典文学的生命力,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
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四川大学谢谦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董上德教授,以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杨昊鸥博士,四位嘉宾围绕“如何从古典作品里激活千年文脉的传承密码”这一核心议题,结合自身的治学、教学与创作实践,分享了他们“化旧学为新知”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洞见。

以“旧船票”登“新客船”
面对主持人借用《涛声依旧》歌词提出的“一张诗词的旧船票,能否登上新一代的客船?”之问,91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的黄天骥教授分享了其独特方法。他主张打破文体界限,用分析戏曲的方法讲诗词,用分析诗词的方法讲戏曲,将诗词浓缩的字句还原为生动的场景、人物与互动。他强调,让Z世代“怦然心动”的关键在于找到古典作品与现代情感、生活经验的共鸣点。
活动现场,黄教授用粤语吟唱了一段岳飞的《满江红》,让大家感受到深深的家国情怀与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学智慧扎根“日用伦常”
被誉为“川大最破圈的文化引路人”的谢谦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打破“学术架子”,让国学走下神坛。他在分享中指出,文化认同的根基不在高深理论,而在“日用伦常之间”。他通过编写《国学词典》、开设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通识课《中华文化——儒学与中国文化》,将高深的文化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智慧。他认为,让非文史专业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文化精义、感受文化魅力并生发文化自觉,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一步。
还原历史情境,让“海带”变“海洋”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的作者董上德教授分享了其解读经典名著的“秘笈”。针对《世说新语》原著信息高度浓缩、人物行为易显突兀的特点,他采取“别裁详解”的方式,将人物放回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察,结合史书进行深度解读。
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原著如压缩的“海带”,他的工作就是将其还原为舒展的“海草”,甚至呈现其生长的整片“海洋”。这种方法让现代读者得以深入理解魏晋人物的言行逻辑与精神世界,拉近了经典名著与当代读者的距离,使其心生亲近并产生深刻的精神共鸣。
激活文脉的密码,在于学者们如同摆渡人般的工作——将“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古典月光,打磨成照亮今人生活的灯;将千载的涛声,谱写成对话时代的歌。一本本书籍的出版是文明的接力,一次次思想的共读则是血脉与文脉的共振。活动在川粤两地学者和读者的友好交流中圆满结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 尚界渠道招商火爆:多家豪车4S店转投超1500家经销商抢滩 传统豪华品牌4S店此次集体“转向”,实则是汽车产业价值链条重塑的必然反映。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大关,传统燃
- Meta用亿元薪酬发起「人才狙击」能否买来一个AI未来? 文/二风 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 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
- 全场景碾压同级!猛士M817全国试驾锋芒尽显,树立智能越野全新标杆! 跨越近30天,历经魔幻8D重庆的拥堵穿梭、川西荒野秘境的硬核挑战、千里长穿的极限考验mdash;mdash;猛士M817
- 国际锐评丨这份成绩单让世界有理由“看多”中国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市场机遇不断扩大,表明这是一片充满可能性的土地。”15日,在中国发布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后,德国
- 开发AI和孔子苏格拉底聊天,哈佛学者马丁·普克纳上书展 昨日,由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图书分享会”作为上海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亮相上海书展。哈
- 湖北荆门:打造假期出游“零卡顿”新体验 走进湖北省荆门市民主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商铺交相辉映。 近日,这条承载着百万荆门人民记忆的历史文
- 广西发布202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广西发布202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正值“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
- 在书海中阅见世界!2025南国书香节宣传片发布 2025南国书香节,向全球发出阅读邀约 1993年的冬天,广州因为一场书的盛会而温暖。7万种图书,8天的人潮涌动,“南